A股市场的风向,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刚觉得要下雨了,转眼间又艳阳高照。最近创业板上演了一出“筹码大挪移”,100只个股的股东户数悄然减少,主力资金似乎在无声地选边站队。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?普通投资者到底能不能从中捞到一杯羹?
低估值与高成长:创业板的“冰火两重天”
放眼当下,创业板正处于历史罕见的估值洼地。市盈率49倍,看起来不算便宜,但别忘了,这已经跌到了近十年三分之一的位置,比2018年熊市还低。不仅如此,今年预测净利润增速高达39%,远超全A平均水平。这种“白菜价”买到高速成长公司,可遇不可求。
更有意思的是,在AI算力、创新药、新能源车等新赛道轮番点火时,一些核心企业迎来了业绩拐点和政策红利双加持。如果说过去几年大家追逐消费白马,如今市场的新宠显然正在换人做。
筹码集中却不涨,是谁在唱空城计?
不少朋友纳闷:明明散户越来越少,大资金也频繁现身,为啥这些股票反而跌得比谁都快?其实这事儿一点都不神秘。有时候散户撤退只是因为没信心,而主力资金并非真金白银扎根,只是短线游击战。一旦风格切换、热点降温,这类轻度控盘的小票就容易被抛弃——看似集中的筹码,其实缺乏坚实托底力量。
此外,有些个股业绩虽好,却只是昙花一现。资本最怕持续性差,一次性的亮眼财报撑不起长期牛市。因此,不要迷信表面上的筹码集中,更要警惕行业景气度和龙头公司的护城河。
怎么挑出真正有潜力的“黑马”?
想吃鱼,还得先会钓鱼。在当前行情里,要想从众多集中的个股里挑出潜力选手,可以参考三个维度:
第一,看行业赛道是否具备周期拐点,比如AI、创新药、新能源车等方向,有政策支持、有产业催化才值得下注;
第二,看杠杆资金动向。“融资余额增加+散户减少”的组合往往预示着大机构进场吸货,这类标的一旦发酵,上涨空间可观;
第三,看启动信号。如果某只股票底部横盘许久后突然放量拉升,而且大盘调整时它还能逆势抗跌,那就很可能是主力吸够了货,即将发动攻势。当然,仅凭单日异动还不足以判断,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因素。
给投资者几点建议
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数又孕育机会的市场,中小投资者最好别盲目跟风,更不要幻想“一夜暴富”。多关注基本面扎实、产业趋势明确且有持续成长动力的公司,同时学会识别真假主力动作,不被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。此外,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仓位,把鸡蛋分开放篮子里才最保险。
最后小编想问:你认为那些表面上看似强势但实际没有支撑的新兴热门赛道,会不会成为下一轮割韭菜的大本营?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?
兴旺优配-炒股配资门户-正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-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